第一篇:《人性的弱点》读书笔记
《人性的弱点》读书笔记
张立
这段时间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样深夜,读这样的书,像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要将这种感觉说出来,还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它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驾驭自我,成为一个善于经营自己生活的成功者。漫漫人生路,它让我在看清来路的同时,更清楚自己在面对怎样的未来。
“真诚地欣赏与赞美他人”是我读完此书最深的感触。这本书,读一遍,只能了解一下大概,必须多读几遍,用心去体会其含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上如此,生活中亦然。一个了解对方更了解自己的人才可以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写得并不是很深奥的,写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书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艺术灵魂。他对这些小事作出的反应,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得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功。
在《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代尔·卡耐基说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的人有三种年龄:一是记年纪大小的年龄,二是记知识高低的年龄,三是记情感成熟的年龄。这三种年龄之中,要算情感年龄最重要。”的确,正如代尔·卡耐基所说的,感情年龄是很重要的。
如何更好地说服别人?书中告诉我应间接委婉地指出他人的错误。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在所难免,当别人犯错时哪怕我们非常生气,也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恰当的时机以委婉的方式提出批评,使同事心悦诚服地接受。不要总是责怪他们,保全他们的面子很重要,激励更易使人改正错误。
《人性的弱点》一书提醒我们:如何来读这本书。要从实践里来做,来论证你从书里学到的东西。而且,最大的前提是:你所做的一切都要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不然全无效,或是更糟。书中所说人
类自然的天性,是做错事只会责备别人,而绝不会责备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所以你我当明天批评别人的时候,也要想象我们要矫正或谴责的人,他也会为自己辩护,而反过来谴责我们的。林肯有一句格言:不要评议人,免得被人所评议。当我们要应付一个人的时候,应该记住,我们不是应付理论的动物,而是在应付感情的动物。批评是一种危险的导火线——一种能使自尊的火药库爆炸的导火线,这种爆炸,有时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批评人,斥责人、抱怨人,但若要宽恕和了解,那就需要在于人格、克己上下功夫。在生活中,一个人可以聪明绝顶、能力过人,但若不懂得积极热心来培养和谐的交际关系,不论多成功都得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那么,如何结交朋友呢?《人性的弱点》一书告诉人们:“将对方放在第一位置,这是结交朋友的最好方法。”那是由于人际关系活动始终都是以人为对象的,故与人的交流是避不开的事情。而人的一种重要需要就是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在交际活动中,把对方摆
在首位,让对方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他就会敞开心扉与你结交,而这也就宣告了朋友的出现。至于如何赢取友谊呢?《人性的弱点》一书提供了“得到友谊的最佳方法”———必须注意给予,而不是获得。因为,友谊应该是亲自赢得的,而不是凭一时的吸引或哄骗。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结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一些事情———那些需要花时间、精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只要你真正地关心他人,就会赢得他人的注意、帮助和合作,即使最忙碌的重要人物也不例外。
做一个人很难,做一个有着完满人性的人更难。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利我独义。我可能成就人的尊严和高贵,以行人所不易行之善来捍卫人性的光辉。但我肯定要付出很多很多,有时付出的会超过我所能得到的。《人性的弱点》的建议是:“这时,我们只有自己咬牙挺住。我们唯一的希望,在于感化别人。”因此,为了让自己成为受人欢迎的人,我们还必须培养一种“设身处地”的能力,也就是抛开自己的立场置身于对方立场的能力。只要能够体恤对方的心情,同时积极地分享对方的心事,努力维持亲密而和谐的关系,并谈论些自然生动的话题,我们就能够成为受欢迎的人。
可以说,《人性的弱点》一书的作者戴尔?卡耐基是以超人的智慧、严谨的思维,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从根本上指导人们的道德、精神和行为准则。这本书里谈到的人自身的弱点,确实是我在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不足,我需要多学习和思考书中所提到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各种准则,让我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相信《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会成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本书之一。
总之,读了《人性的弱点》一书后,让我更加清楚了在日常的工作中怎样与人相处、沟通。比如当我们应对别人的抱怨时,我们可以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别人!学会做个聆听的人。学会设身处地的去替别人想想。如果自己是错的,只要能勇于认错,不但不会受外界的批评,反而还会得到原谅,甚至尊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我要克服自己的弱点,而不刻意让别人改变他们的弱点,相信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一定会更加顺利。
第二篇:《人性的弱点》 读书笔记
慈悲无敌人 智慧无烦恼
——《人性的弱点》读书笔记 读书不是浏览,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读,而是品味和欣赏,要读懂,读透,并能发自内心的体会。
——题记 如果你今晚死了,会有多少人参加你的丧礼?
这是我看这本书时最让我惊叹的一点。这个问题问得如此尖锐,如此的直截了当,值得大家反省和思考。“有多少人去”那将是你这辈子的成就或者说是遗憾。
读一本书或许不能立刻提高你的知识水平,可是读一本有用的书却能够加深你对自己的了解,加深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读书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可以通过洞察力产生力量并立即转变你的人生;它还可以积聚使人发生渐变的知识。无论哪种方式,读书都能扩大你的视野,并且以各种你无法预测的方式使你成长。
今年暑假,我放下喧闹用平静的心来阅读一本能影响千万个人际关系迷茫的读者的好书,这本书就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我一直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美国享誉世界的“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著的这本《人性的弱点》,尽管早知道此书,可一直没有系统认真地阅读。现在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读来倍感深刻,深受启发。难怪此书自1937年问世以来,被译成各种语言文字,成为世界最持久的畅销书之一。我感觉这确实是一部人生处世的宝典,一本人际交往大智慧的书,也是一本影 ……此处隐藏13435个字……决定改变教学设计,让这个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我觉得,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质疑和发表不同观点的地方,学生思想碰撞后得出的认识,可能比按部就班地由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收益要好得多。
“我觉得小柳树虽然长得漂亮,可是她说小枣树光秃秃的很难看。他也不顾小枣树听了难受,小柳树外表美,可她说的话一点也不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男孩的话引发了大家更进一步的思考,更深层次的体验。 生4:小枣树听了小柳树挖苦她难看,她一句话都没说,也没有反过来去挖苦小柳树,他对朋友这么宽容,让我觉得小枣树并不难看。
生5:小枣树的叶子还没长出来,树枝光秃秃、弯弯曲曲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美,所以我觉得小枣树也很美。
本来我想让学生体会春天的小柳树很美,小枣树不美。没想到学生对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不同的看法,可难道说他们的看法不对吗?我对他们的每一种体验都报以赞赏的微笑,及时给子肯定。读完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在秋天里的一段对话之后,我又顺着孩子们的思路问:“故事发展到秋天,你喜欢谁?谈谈自己的看法。”举手想要发言的孩子就更多了。
生6:我喜欢小枣树,因为他结满了红红的枣子,秋天里是那么美丽,那么漂亮!
生7:我还是喜欢小柳树,因为她知道自己春天取笑小枣树是不对的,她脸红了,说明她知错就改。
生8:小枣树在最美丽的时候也不取笑小柳树不结果,她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小枣树在我眼里就更美了。 生9:对!我也喜欢小枣树,她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候,不得意忘形,还说出小柳树的许多长处来安慰小柳树。说明小枣树知道自己和小柳树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马上想到了我们刚学过的成语:“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我请孩子们读这些成语后问:“把这句话改一改,你会怎么说?”
生10:小枣树有所长,小柳树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生11:红有所长,绿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因为老师把课题—半写成绿色,一半写成红色。 生12:黑板有所长,粉笔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生13:学生有所长,老师有所短,妈妈有所长,爸爸有所短……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仍争着发言,教室里小手如林。
[反思]
孩子们在阅读中有许多独特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往往是我们无法预先估计到的。但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体验,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从学生的体验中去生成我们的教学,课堂就能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浅谈识字规律教学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当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而信息的获得又主要依靠阅读来实现。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规律性的认识与做法。
一、学习基本笔画的写法和认识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识笔画和写好笔画是识字、写字的基础。认识和掌握“点、横、竖、撇、捺、提”几种基本笔画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这几种笔画的写法规律是:“点”要顿,“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尾大,“提”向上。除此之外,写这些笔画时,不同的笔画下笔和起笔的轻重力度也不同等。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理解
的基础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
二、掌握几种常见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
汉字的偏旁部首多数是由独体字构成,如禾、木、火、米、又、失、王、牛、几、竹、羊等。这些偏旁部首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之中的规律,就会由复杂变得简单。具体如下:
1、部分独体字做偏旁时,最后一笔要由“捺”变“点”,如“禾、木、火、米、又、失”等。
2、有的独体字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笔顺也要发生变化,“王、牛、车、土、子、正、马、工、里”等。其中“牛、车”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第三笔还变成了最后一笔。
3、“几、月”在汉字中处于不同位置时,笔画有变化,如果“几”在汉字的上半部时,第二笔是“横折弯”,如“沿、没”。如果它在汉字的下半部,那原来的笔画就不变,如“亮、抗、坑”。“月”字在汉字中处于左右结构时其笔画没有变化,如“朋、肚、肝”。而处于汉字的下半部时,它的第一笔由“撇”变成“竖”。如“有、青、育”。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三、与学生一起探讨:怎样区分容易混淆的字
一遍又一遍的抄写识记常常会徒劳无功,有时动动脑子、找找规律,识字就变得如此轻松。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既”与“即”“拨”与“拔”“休与“体”等字形容易发生混淆,以致于在书写时,老是把“既然”写成“即然”,把‘即使”写成“既使”;把“拔苗”写成“拨苗”,把“挑拨”写成“挑拔”;把“休息”写成“体息”。怎样才能让学生巧妙区分这几个字?通过长期教学探索,本人终于找到了医治这“疑难病症”的“妙方”:“既”的右边部首是四画,而这个字的声调是第四声;“即”的右边“卩”有两画,恰巧这个字的声调第二声。我把这个规律欣然告诉学生后,大家如获至宝。一个经常写错字而被称之为“错笔字大王”的学生明白这一特点后激动地说:“以后我再也不用为写错这俩字犯愁了,真是太好了!”
对于“拨”与“拔”怎样区别呢?我突然想到我们班上有两对双胞胎,于是我灵机一动,对同学们说:“‘拨’与‘拔’是一对双胞兄弟,你们看它俩长得像不像?”我的话音未落,全班就齐声回答“像!”这时我趁热打铁地问:“他们哪一点像?”同学们回答:“他们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左边都是提手旁??”我又接着问:“我们再仔细看一下他们有没有长得不象的地方?如果有,就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要不然我们怎么能认得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呢?”话音刚落,就有同学抢着回答:“‘拨’是哥哥,因为它比弟弟‘拔’多吃一碗饭,所以它长得高一点。”“哥哥的力气大,所以只需要轻轻用手一‘拨’就行了,而弟弟因为力气小,所以要用双手去‘拔’。”通过这种讨论式的学习,既激活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又达到引导学生找识字规律的目的。
又如,学生老是把“休息”写成“体息”,于是课堂上我启发学生:“‘体’是由‘人’和‘本’以组成的,人本来就要‘身体’好才有力气。‘身体’差了,就该‘休息’”。全班同学听了,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场,创新潜能得以彻底释放,教学活动中就不能仅仅简单地把生字教给学生,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领者”,积极地为学生主动识字提供条件,引领学生主动寻找识字的一些规律,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以上仅仅是本人教学实践中于此方面总结到的几点经验,现不揣冒昧提出,就教于各位同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