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5-02-02 08:37:12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此文共10290字]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幼儿期的阅读是指学前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并借助于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早期阅读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开拓了全新的思路。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指导幼儿进行阅读图书是早期阅读教育中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幼儿的阅读又不同于我们成人阅读,幼儿尚未达到凭借书面文字尽心阅读的地步,他们所面对的是大量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图书。那么如何对幼儿的早期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呢?

一、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

近几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我国幼教界开始关注幼儿的早期阅读问题。但由于对什么是科学的早期阅读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因“望子成才”心切而造成科学的早期阅读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盲目进行所谓早期阅读教育的不良倾向。正确的做法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尊重儿童的天性,而不是扼杀儿童的天性。首先:应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有人说,兴趣是儿童学习最好的老师。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很显然,没有对阅读的兴趣,阅读就会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我们要放弃老师讲,幼儿听的统语言教学模式,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为前提,变幼儿被动学为主动学,引导幼儿自己阅读图书。

其次: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按美国课程专家瑞夫·泰勒的观点,早期阅读的目标应是从孩子兴趣、认知、能力、习惯、态度等方面去考虑的。那么作为启蒙阶段的幼儿阅读教育,更应着眼于人的价值潜能的

开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发展,充分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还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语言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在构建目标时,还必须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

二、了解本班幼儿在早期阅读方面的现状。

在幼儿看书时,我会看一下本班幼儿看书的情况,发现大多幼儿“不会看书”,他们要不把书一下子翻到中间,又一下子翻回到前面,要不就是把书从后往前翻或翻开第一页后就再没有往后翻,没几分钟就不愿意看了。 书本的损坏率较高而阅读率很低。其实大多数幼儿还是喜欢阅读图书的,但对怎样阅读、怎样正确地翻阅图书,爱护图书还未能掌握。通过和几位能有序翻书的幼儿交谈了解到,这些孩子家中普遍存有许多幼儿图书,在家里,家长也教过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平时,家长有空会经常陪他们讲故事、看图书,还教他们认读了一些简单的汉字。大人讲解时,一边翻书,一边指着文字讲,有的还边听故事录音边看图书,所以这些幼儿对阅读已经不陌生了,阅读能力也较高。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幼儿走进阅读的大门,学会阅读这门艺术呢?我们在为幼儿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的同时,开始在阅读活动中有目的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探索和引导。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上学下带促发展

作者:石凌霞 来源: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05-25 10:17:18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上学下带促发展

随着“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网络化管理模式的深入发展,我园与名牌园及乡镇园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在与他们的有机互动中,我园及乡镇园无论从管理理念、教师成长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具体通过下面的几个例子阐述一下:

一、上学先进,打造特色

“泰山不择土石,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拒细流,故能就其深。”我园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学习,凡是上级组织的参观培训活动,总是选择合适的老师参加,幼儿园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行组织交流学习,每年都要派出教师赴上海、青岛、济南等全国各地市参观学习。

镜头一:在济钢幼儿园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为来自全省各地市参观的园长、教师表演体育特色:一队队排列整齐的高跷队伍、令人眼花缭乱的跳绳技能、充满挑战性的平衡木表演等,无不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其中一位教师正在目不转睛的看着,还不时的在自己的本子上做着记录,她正是来自我园的教师,她为孩子们在运动中表现出的活力与激情深深感染了,也被孩子们高超的技能折服了,这一幕被她深深的印刻在了脑海之中。

镜头二:2014年4月,全省《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现场会》在淄博召开,我园园长及教师共五人参加,会议期间组织到淄博三幼参观,三幼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项目令人大开眼界。

镜头三:2014年2月,我园全体教职工到德州跃华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其中的一节以传统戏剧为主要内容的《花木兰》引起了教师们深深地思考。

一系列的参观学习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开拓了教师的思路,回到幼儿园,在园长的带领下,我园开始了全新的探索与创新。

(一)确立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特色是立园之本,放眼参观过的各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济钢幼儿园是体育特色、淄博三幼是健康特色、耀华幼儿园是阅读特色,而我们的特色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积极讨论切实可行的方案,最后,结合我园地处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凤凰城,我们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确立为本园的教育特色。

(二)以儿童传统游戏为主阵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淄博三幼、济钢幼儿园的参观,也充分证实了孩子们在游戏、运动中的快乐。恰巧我园申报了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学前儿童游戏之多元价值开发的实践研究》之中的《儿童传统游戏现代意义挖掘》课题,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在教学中实践、反思、成长,真正做到为了教学而研究。 儿童传统游戏的挖掘与推广工作中,结合传统游戏材料简洁、不拘场地、简便易玩等特点,我园将儿童传统游戏纳入幼儿园课程,确立了“寓儿童传统游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思想,并通过素材征集、素材筛选、素材分类三步做好了素材的挖掘与整理工作,采取阶段项目与民间小游戏相结合、室内游戏与户外游戏相结合、随机游戏与集体游戏相结合、当地民间游戏与民族传统游戏相结合等“四个结合”的组织思路,将儿童传统游戏有序地融入幼儿生活。最为重要的是怎样让传统的游戏适应现代的幼儿,在这方面我们从游戏的活动材料、场地布置、玩法规则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与创新,使其更符合当代儿童的发展所需。现在,儿童传统游戏已成了我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孩子们排成长长的队伍簇拥在老师身后,大呼小叫地躲避着老鹰的追击;和着清脆而欢快的节奏、摆动着轻盈优美的身姿,孩子们在竹阵中穿梭跳跃;有时他们会三五成群玩踢毽子、跳大绳,有时也会两两结伴在僻静的地方玩翻绳、打个子、下四顶;还时常见到小手挽着大手,亲子在民间游戏区一起“温习”刚刚学会的游戏。“玩传统游戏”已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不自觉行为。 ……此处隐藏5537个字……记忆与理解,又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像力。

三、指导鼓励,在看图说话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的作用,需要教师作具体的指导和鼓励。

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刺猬树》是由6幅画组成。我先让孩子们按顺序找好每一幅画,看完(一),看(二)……。接着让他们看里面有谁?第三步让孩子们看图中的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讲述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多鼓励:“没关系,继续说吧!…‘讲得不错,有进步。”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敢说、想说,经过练习,一定能会说。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好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在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第五篇: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有这样一个现象一直让教师们感到困惑,即我们并不缺乏对新课程教材的认同与实践,但为什么成长有限?我的答案是: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才能创造更有质量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真切感受。

一、教学前的反思——边预设边反思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从一个教学活动方案初步形成到真正付诸于实践,我们常常会一次次地否定、修改教学设计,尤其是在公开活动的时候。其实这样一个不断否定、不断修改的过程,就是教师在不断进行教学前反思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关注幼儿的经验,更认真地研读教材,更准确地把握活动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1.教学前的反思侧重于教育活动的目标及价值

教师在精心预设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时候都要不断思考:开展本次

活动对推动幼儿当前有效发展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它包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这个教材;开展这个活动能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可以选用哪些关键的素材和资源更好地达成活动目标。

2.教学前的反思要关注幼儿的经验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的基本精神和新教材上一个个素材点,只有在属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中使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前我们必须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充分地思考:幼儿已经有了哪些经验?适合本班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最具有挑战性的经验是什么?幼儿的经验怎样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展示、梳理提升和迁移运用?

“幼儿园里朋友多”的主题活动,他们很想和朋友一起在幼儿园过生日,并且已经开始相互调查了解,制作交换生日卡片。所以在认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他们都具备了开展“过生日”活动的经验基础。在交流“谁是x月份出生的朋友,明日个月出生的朋友最多,谁和谁同月过生日”等问题时,幼儿能很快做出反应,并且生成了很多有价值的话题,如“为什么2月29日过生日的朋友在今年的挂历上找不到”“寒暑假里出生的朋友不能在幼儿园过生日”等。

幼儿也喜欢过生日,不少幼儿也有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日的经验。但是他们对自己具体的出生日期并不是很清楚,更缺乏在挂历上看年、月、日的经验。因此,尽管一开始在回忆和交流过生日的快乐体验时也很热闹,但之后的报生日找朋友,在挂历上圈出自己生日等环节就出现了冷场。教师事先预设的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讨论话题也难以深入展开。

因此,今年非去年,此班非彼班,该幼儿非那幼儿。在开展每一个教学活动前对幼儿的经验多一份了解与思考,活动的质量也就多一份保证。

二、教学中的反思——边教学边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上是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幼儿的兴趣、热点、生成问题以及学习状况调整活动的方案和教育的策略。

1.教学中的反思要聚焦在活动中动态生成的事件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育现场幼儿自发生成的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及时进行价值判断,

调整预设计划,灵活地反馈应对。

如在进行“值日生”的公开主题活动中,原本还是艳阳高照的天气忽然打雷下雨了,幼儿一下子将视线转向窗外。教师当即做出判断: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教育契机,于是马上让幼儿思考讨论:如果你是值日生,你将怎样记录晴转雷阵雨的天气呢?幼儿顿时回过神,非常有兴趣地讨论起来。

根据幼儿对教师预设问题的反应进行瞬间反思与调整。问题是影响教育活动质量的关键。当幼儿对教师的问题不感兴趣、不知所云、答非所问,或者答案总是处于同一层次,同一角度时,活动就会出现“冷场”。这时教师就要即刻反思调整自己的问题,甚至可让幼儿来提出问题,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动物照相馆”的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对“近大远小”这一概念非常缺乏经验,就马上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长颈鹿、兔子和小老鼠要拍一张集体照,可是熊猫大叔拍出来的照片总是不能让三个朋友都满意,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熊猫大叔吗?这样的问题情境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问题意识,而幼儿的提问也充分反映出了他们对“拍照”的已有经验,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升幼儿经验了。

三、教学后的反思——反思付诸于行动

教学后的反思最好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这样可以及时把活动中未发现的问题、教育现场生成的问题或者师生间智慧碰撞的火花等记录下来,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1.教学后的反思可注重分析活动效果与预设意图的相近性

教师在活动后可以问自己: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成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些环节或哪些问题突破预设,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如果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

2.教学后的反思可侧重分析教育现场即时调整或活动后还需调整之处

教师在活动后可以问自己:今天活动中我哪些地方作过调整了?为什么要调整?怎样调整得更好?

如在大班教学活动“我们的秋季运动会”中,第一次分组教学时,幼儿对刘翔夺冠等话题交流得非常热烈,但是对接下来如何设计开展自己的运动会却缺乏经验。当时教师的调整是捕捉幼儿现场交流的热点,如“我们比比谁跳绳跳得多”来重点设计如何开展跳绳比赛,从而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会说。第二次的调整是,教师有目的地推出“跳绳排行榜”,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和竞争意识,使教学目的得以较好地实现。

朱敏

我们向您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美术教育的论文题目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如何纠正孩子的“两面派”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此文共1029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