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教师书法论文范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师书法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书法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
关键词:小学;书法
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书法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汉字书写教育产生了一定负面的影响,造成书法教育在广大中小学校一度中断。二O一一年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紧接着,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课标》)、《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简称《指导纲要》)等系列文件,“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不仅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在这一系列讲话和文件的指导下,与汉字书写“久违”了的孩子们,又可以在校内课堂上接触到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了。
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呢?
《指导纲要》给出了四条核心回答:
第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根基是汉字素质教育。“文书合一”、“文书相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髓,《指导纲要》中强调写字课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其教学目标也重在训练学生用硬笔和毛笔书写出规范、匀称、美观的汉字,旨在提高小学生的汉字综合素养与书写水准。
第二,重视汉字书写共性美。在小学的书法课堂上,教师要传授给孩子们的是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它们是千年以来汉字美化书写的根基,代表了书法的传统精神,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让学生详细了解书法美的标准。
第三,在共性美的基础上,引导与加强学生的书法审美体验,接受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书法精品的美的熏陶。
第四,书法艺术的教育是对小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小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另外,小学生学习书法还有其他一些好处:
一、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字如其人,写字越漂亮的小朋友,当然越受人喜欢,无论升学、比赛、参加活动、考试、写作业……都胜人一筹!让孩子更多自信,更多机会。
二、学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学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素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三、提高孩子观察、分析、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分析点画的形状特点、书写方法、形式效果等,来完成每个字的书写过程,长此以往,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必定得到发展。
当前,小学生书法教育的现状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方面,时下的少儿书法教育较若干年前有了长足发展,各地小学对书法教育越来越重视,逐步纳入正常教学,各类校外书法辅导机构也越来越多,成为学校书法教育的有益的补充。
重点谈一下“忧”的方面:
一是小学书法师资力量奇缺。大部分的基层小学多年未开设书法课,都没有专业的书法教师,大都是由语文老师或其他“写字好”的老师来上书法课,水平参差不齐,无书法教学经验,老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更吃力。
二是书法教材不统一,或有统一教材又太笼统粗放。有的学校让任课老师自由选择自己熟悉的书体字帖当教材,不能照顾到学生的选择,不能因材施教。
三是教学场所配备不规范。学习书法应有专业的教室,配备专门桌椅、投影仪、洗笔池等,现在大多数学校是在平时上课的教室内上书法课,桌面太小,不适合于写毛笔书法。
四是尚有部分学校对书法教学不重视,只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甚至书法课被其他科占用。《课标》中规定的每周一课时本就不多,如何利用好这不多的时间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应是各个学校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校外各类少儿培训机构同样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规范化的问题。培训机构教师队伍也存在良莠不齐现象,水平差距很大。
其次是有的培训机构迎合家长急功近利思想,教授一些短期内看似有成效的不正规练习方法,养成不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造成障碍。
三是培训费用越来越高,本来在学校内就应教好学好的东西,反而要到校外去学习,给家长和学生都造成了额外负担。
下一步的小学书法教学对策:
一是加强书法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的小学书法教师队伍亟待规范和提高是毋庸置疑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方面学校招聘专业院校的专业书法人才来配备书法老师,另一方面是加强对现任书法老师的培训。因为第一个途径受诸多因素影响,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到位。
第二个途径是当务之急。要建立书法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对现任书法教师进行定期、连续地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书法理论、技法及书法教学基本规律,以适应小学书法教学的需要。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内容,除关注技法外,还应培训一定的文字学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培养老师的审美眼光。另外,学校要加强第一个途径,尽可能招聘专业人才,逐步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去,形成良性循环,彻底解决师资问题。
二是加快试验总结,形成规范系统的小学书法教材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解,教材是教学的灵魂,其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教材的要求是要系统且实用,内容丰富。系统才能跟上学生水平的逐步提高,内容丰富才能适应因材施教的需要。
三是强化硬件建设。学校配备专业书法教室和专业设备,配备书法展览场所,为小学生学习和练习书法提供必要的保障。
四是校内外要加强联合,互学互补。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提高其培训水平。学校的书法教学也要走出学校,加强与外部交流,取长补短,可以联合举行书法比赛、观看书展、参观书法胜迹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提高。
第2篇:小学教师书法论文这篇小学教师书法论文范文很有代表性,送给你。
浅谈小学书法艺术教学
黄 玲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书法的教学往往被等同于写字,而忽略了对书法艺术之美的把握。学习书法,应使学生了解书法的丰富内涵,比如汉字的形成演变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书法涵盖了文字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甲骨文、青铜铭文还是简犊、小篆,都是社会发展的再现,也是审美的演变史 ……此处隐藏3257个字……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可以说,临帖知识学习书法的前提途径,是一个“跳板”。一旦离开“跳板”,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在“跳板”上,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取其各家长处,为我所用,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风格。
(三)、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书习惯。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学生的书写姿势。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础。姿势不正确,不但不利于写好字,而且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很多的危害,因此我非常重视写字姿势的教学。小学生学习书法首先要有正确的执笔姿势,讲究指、掌、腕配合与协调的执笔法比较科学。。此外,还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姿”。正确的双姿对于小学生来说极为重要,但小学生容易遗忘老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我们要经常性地提醒他们注意,发现不正确的就逐个帮助纠正。这样才能有利于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更能从小培养他们“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道德情操。
(四)、启迪学生思维,养成动脑的书写习惯。
有人说“字无百日功”,认为只要多写,将来必有成就。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那么是不是说经常练习不重要、不必要呢?也不是,多练多写是必需的。我要求学生天天写,时间不求太长,字数也不需过多,但要保证每天有
二、三十分钟的认真训练,使学生一直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然而书法练习并不是错误的“尝试”和机械的重复,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如果学生只用手写,不用眼“写”、用脑“写”,不作理性的分析,往往事倍功半。所以学生不仅要做到认真写字,还要“用心、用脑、带着思考”去写字。使学生自己能钻到字帖中去,陶醉在书法艺术所呈现的美之中。这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方法,能解决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我认为善于观察、琢摩、用心、用脑来写字才能写好漂亮字。
(五)、学生要勤抓“外财”,搞好课堂延伸,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
仅靠上课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是不够的,课外功夫对于书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常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就书法来说“外财”不仅仅是指向外人学习,更重要的是要知晓文学有关知识,有必要多读古今诗词歌赋,要向书法课堂外延伸,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如茶与书法的联系。中国书法艺术,讲究的是简单的线条中求得丰富的思想内涵。就像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效果,特别是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有苏东坡《一夜帖》、米芾《召溪诗》等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人。可见,“外财”对于书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六)、以勤为径,加强辅导,是书法教学的有效方法。
书法家冯国语先生的名言“无情何必来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可见,要想在书法学习上有所进步,不经过勤学苦练,不经过深钻细研和认真的体验醒悟是不能的,但光“闷着头”苦练也不行,易走弯路。教师的课堂辅导,课堂引导,课堂辅导实践课占比重较大。明解晋的《春雨杂述论学书法》中说:“学术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但破管画破被,方有之大。”学生大量临帖,加上老师课堂指导,课堂示范,作业点评,能使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提高自己。教师要集中讲解,做出示范,并且鼓励他们勤奋苦练。
(七)、搞好作业的批改和开展作业讲评。
书法教学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从学生方面讲,作业是掌握书写技能的重要途径;从教师方面讲,作业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因而,认真布置作业,及时批改、评讲是很有必要的。教师批改作业时应紧紧地围绕着作业前的教学目的和重点。如教汉字的基本笔画时,应着重注意点画方面掌握得如何,而对结构及布局等少些苛求;如教汉字上下结构是内容时,则应着重根据上下结构的基本要求进行批改。
教师批改作业时,在写得较好的字的右上角画“o”,用它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对“o”达到一定次数的学生适当地给予奖励,我觉得效果更佳。在写得不好的部位画“/”,并写上简明、扼要的批语。对于较差的作业尽可能地要面批。
作业批改后,还要及时地开展作业讲评。这里面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比较,一方面是学生和自己以前的习作进行比较。教师对好的典型字例、习作进行评析,我不仅指出具体好在哪里,还让学生传阅欣赏;而对一些带有共性毛病的作业,我不但指出毛病所在、产生原因和改正措施,而且教师在演示并写范字。这样就做到一人长处,大家学习;一人毛病,众人记取。
(八)、教师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自身的书写修养的提高,是教好学生书法课的有力保障。
书法这门学问犹如浩瀚无际的大海,有许多知识需要去探求。作为一名书法教师,要时时刻刻注重提自己的文化素质及自身素质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权威人物,教师一言一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作为书法教师,如果不懂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结法规律,如果不懂书法理论,不懂得书写技能、技巧、技法,不懂美学知识,只凭单纯“会写字”,凭现有水平想把书法课教好,是远远不够的。
我认为,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应敢于突破旧有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探究性教学思想,并本着系统、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样、灵活地去开展教学。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书法教学模式无可借鉴,一切都得靠教师去积累、探索、创新。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书写得好,能作示范,才有可能深入地把握教材,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书法学习上学得更好。
(九)、注重学生的课外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书法成绩,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书法练习活动,增加学生参与学习书法的机会和空间。如在春节来临之际,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为当地村民写春联、寿联和喜联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为民服务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在国庆节、劳动节等重要节日来临之际,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迎五·一”、“庆祝国庆”等书法比赛活动,对获奖的学生除了进行在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鼓励外,还可以在学校书画专栏里展出他们的书法作品,并鼓励他们积极向各类报刊杂志社投寄自己的书法稿件,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学习书法的成就感。对于那些在学习书法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的学生,我们要主动帮助他们找出落后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虚心向书法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充分利用放学后或星期天等课外时间进行书法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成绩。经过这样的课外学习和发展,同学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就会日益增浓,写字教学的效果就会一天比一天提高。
参考文献:
[1]汤大民.中国书法简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陈振濂.书法美学.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4]张俊洪.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张景鸿.艺术探索.2003.作者简介: 黄玲 1991年12月出生 现就职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中心小学 体育教育专业 担任体育教师职务 现住址为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 邮编:530044 电话:15296587201 电子邮箱: 564368884@qq.com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