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知识点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发展观(选择)
1、三步走的战略是什么?
第一、到1990年时实现国民经济总产值比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到20世纪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90年翻一番,实现小康。
第三、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富民。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战略目标
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
(二)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三)实施科学发展观,国家的实施战略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四)实施科学发展的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实施科学发展观为什么坚持以人为本?(简答)
答:(1)科学发展观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
(2)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历来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工作以人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3)之所以坚持以人为本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4)共产党人的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5、全面发展就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的等全面发展。
答:所谓协调发展上述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促进,相互衔接,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6、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点
(1)、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任务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的主要特征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诚信友爱。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既要调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应当是各方利益能够有效协调的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不同利益分层,这些利益之间有矛盾,但总体上又是一致的,所以应该也是能够协调的。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是民主法制健全,诚信友爱的社会。
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7、-的重要思想
答:
(1)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贯彻-关键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与时俱进
(3)贯彻-的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
(4)贯彻-的本质:坚持执政为民。
(5)-的意义:
第一、它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第二、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事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三、是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党的基本路线
一、史实(选择)
1、马克思说法:
c)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d)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
e)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2、列宁的说法:列宁第一次把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成为社会主义,同时把社会主义又分为初级形式的和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
3、-把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
(1)不发达社会主义
(2)比较发达社会主义
4、1979年9月叶剑英初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幼年时期。
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6、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阐述了党的初级阶段的系统纲领。
二、理论题
1、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其中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
(2)之所以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因为: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因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为了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这只有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做到。
第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是改革开放。
3、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直接动力?(简答)
答:
(1)、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直接动力。
(2)、所谓改革就是在一个社会制度内部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反应,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完全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来解决的。
(3)、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质也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二次革命有两层含义,其一,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1956年的三大改造来说,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的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的方面,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其二,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进行的全面改革。其三,社会主义的改革从它的广泛和深刻性方面来说,也是一次全面的改革,并引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
4、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
(1)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辩证的有机整体,不能将他们机械一割裂。
(2)三者关系是,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
《2》之所以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因为: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因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为了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这只有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做到。
第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是改革开放。
4、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直接动力?(简答)
答:
(1)、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直接动力。
(2)、所谓改革就是在一个社会制度内部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反应,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完全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来解决的。
(3)、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质也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二次革命有两层含义,其一,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1956年的三大改造来说,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的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的方面,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其二,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进行的全面改革。其三,社会主义的改革从它的广泛和深刻性方面来说,也是一次全面的改革,并引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
5、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
(1)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辩证的有机整体,不能将他们机械一割裂。
(2)三者关系是,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1.简述唯物辨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2)“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2.为什么说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这是因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基本的群众,也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压迫榨取的主要对象。如果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中国的民主革命,革命是不会成功的。因此,-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2)农民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但是,如果没有广大的同盟军,单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就是一句空话。在同盟军中,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而且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工农联盟的形成,就成为无产阶级实现其领导权,限度地孤立、打击敌人的首要条件。
(3)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而且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就要求充分重视农民问题,解决他们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获得最广大的人力物力支援。
3.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首先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的问题,其次也是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只是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地实现;和平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地壮大,才有可能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避免世昂大战。在这两者之中,发展问题是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
4.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
(1)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际工作的认识路线,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和具体体现。
5.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在中国------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进行的长期探索的基础上。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路线规定: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这是总路线的核心;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2、我国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理论题:
1、为什么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制度重要目标?(简答)
答: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制度的重要目标
(2)之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制度的重要目标是因为: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体制的要求,因为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下社会主义自身才能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根除腐败现象,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需要。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类型的民主?
答: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类型的民主。
(2)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还是一个历史范畴即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的含义是不同的,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就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3)以所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类型的民主是因为:社会主义民主就是真正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又是内容最广泛的民主,他首先体现在政治领域,同时也体现在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的平等关系,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它既可以克服无政府主义也可以克服个人的专制和独裁,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最基本的区别。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的专政?(辨析)
答:对!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的专政。
它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一般特点,表现为:
第一、从领导力量看人民民主专政是由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第二、从阶级基础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第三、从本质内容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第四、从历史使命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他的任务是保证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理论题
4、简述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答: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第二,党的领导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实施依法治国又绝对性的意义。
第三,发展社会民主政治劳动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又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巩固党的领导,加强依法治国的基础。
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民主都应在法律的范围内。
选择有关的题
5、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方式,也是管理国家规范体系,它包括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政党制度等等。
6、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总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7、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依法治国的含义:
a)依法治国的前提:坚持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c)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知识点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